13594780080

新闻中心 分类
猫先生半城烟火半城仙千年遗存几多寻发布日期:2023-11-28 浏览次数:

  猫先生行程:天后宫-德济门遗址-顺济桥遗址-市舶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簪花围盘头-蚵壳厝-水密隔舱

  遗产点&非遗项目:天后宫、德济门遗址、顺济桥遗址、市舶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

  10月16日,“青睐”一行在金牌讲解嘉宾杨远彬的带领下,深入泉州古街,从天后宫开启探访,沿着德济门遗址、顺桥遗址、水门巷、市舶司、花巷等经典路线,这趟citywalk,走透了鲤城区、丰泽区那些宋元明清以来的历史文化叠层,令人深刻体会到泉州深厚的历史。

  杨远彬的讲解专业、诙谐,深受读者喜爱。他告诉大家,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分为西街、涂门街、南门三大片区,是一个神仙聚集却不打架的地方。比如我们所在的妈祖庙,供奉着一位乘风破浪的姐姐。妈祖是谁?妈祖叫林末娘,出生在海边,她有好水性、会看天、懂医术,在当地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所有的妈祖庙一定建在港口旁边,因为妈祖是陪伴泉州人出海拼搏的神。妈祖哪一年出生的?960年北宋建立那年;987年,妈祖28岁那年,升仙。我有个总结,前20岁妈祖是泉州人,后8岁,妈祖是莆田人,也可以说,妈祖文化发源莆田,发祥泉州。

  我们所在的天后宫,是1196年建成。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1680年,施琅准备征台,朝廷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天妃宫”又改名为“天后宫”。边走边说,到了德济门遗址,这座2001年拆除出来的遗址,是泉州城门最终的记忆,见证了早期繁荣的商贸业态。沿着万寿路直走,狭长的巷子两侧,蔬菜鱼鲜、水果杂货,琳琅满目的商铺,烟火气十足。“在泉州,电动车到达不了的地方就是远方,没有电动车的生活是没有灵魂的。”边招呼大家看车,杨远彬边笑言,“泉州老城不大,但街巷交错,像我平时接孩子上下学,骑电动车去哪里都方便。这也是泉州的特点:历史很厚重,生活很真实。”

  “青睐”一行穿大街走小巷,老房老屋林立,有宗教特色的,有南洋风格的,中西结合,土洋分明,样式繁多。“泉州建筑有一个显著特点,各个朝代都有叠层,杂而不乱。还有一个修复原则,就是要原材料、原工艺、原技术。1982年,泉州进入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名录,泉州市出台了《泉州古城控制性规划》措施,所有房屋高度以开元寺的东、西两塔来限高,这也是现在泉州老城天际线开阔的原因。”

  向右拐,走了不久就到了顺济桥遗址,这座历史名桥在1211年建成,至今保留着宋代筏型基础和干砌条石桥墩。在历史上,许多商人和游客都会经过顺济桥,前往市场或其他地方进行贸易活动。

  走进米仓巷,一下变得安静悠然。杨远彬直言,泉州把节俭做成艺术,几乎没有两座一样的墙,“大家看,废旧的旗杆石、古城砖,仔细寻找,都能在建筑中找到。”他带队沿中山路直行,“有句话形容中山路,叫做人生大卖场,从生逛到死。这里的生意五花八门,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泉州的四果汤、醋肉、牛肉汤、面线糊……好吃的很多,你的胖泉州可以负责啊。”杨远彬逐一向大家介绍路边的泉州美食。

  走过水门巷,很快到了市舶司遗址,市舶司是什么?是古代管理海外贸易的官署。作为南宋至元代管理泉州港务和征收外贸税关的行政机关遗址,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处古海关遗址。1087年设立,历经宋元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与市舶库、水门水关等建筑,见证了泉州港口贸易的辉煌历程,闽南本土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交融发展的历史。“不远处的南外宗政司,是宋室南渡,迁居泉州的管理机构。一千多年前,三千多皇族为什么会到泉州?因为当时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财政充盈,物质富饶。南外宗政司续存了147年。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受到中外海商的欢迎。”

  空气中传来阵阵大海的气息,蟳埔渔村到了。在路边等候的蟳埔社区负责人庄群热情地先带大家去海边,探访泉州最传统的民间造船技艺——蟳埔抓蟹船。

  蓝天碧海处,一艘鲜艳的抓蟹船停在沙滩上,十分醒目。蟳埔抓蟹船造船技艺传承人黄阔介绍,他的祖父黄细炎是蟳埔抓蟹船造船技艺黄氏第二代传承人,这种船是清末民初时,因抓蟹需要而创新建造的船型。早在渔业初期,蟳埔抓蟹船声名远播,受到渔民的青睐。

  蟳埔手工木船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一次偶然的机会,黄阔结识了闽台非遗资源研究中心的专家刘芝凤,当时,她和她的团队正在做国家海事遗产民间造船绝技抢救与传承研究,双方一拍即合,黄阔花费两个月,重新恢复传统技艺,全手工建造了这艘复古蟳埔抓蟹船。黄阔和他家族的黄氏抓蟹船的制造历史也因这项目列入国家名匠名录。

  作为第四代传承人,黄阔掌握的水密隔舱技艺,最早见于南朝,被认为是“不亚于指南针的发明”。“早期人们驾一个独木舟出海,很危险。他把一艘船中间挖下去,船身内部经水密舱壁隔成一格一格的多尖独立舱室,第一安全了,万一哪个地方漏水了,可以把它补上,让远航成为可能。而且,运货存物,独立装舱,干湿分离,所以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走进蟳埔村,盘头摄影体验店一家挨着一家,到处都是靓丽的簪花围广告。巷头巷尾、房前屋后,衣着鲜艳的一众“渔家女”,或回眸展颜,或明媚靓丽。大家感叹,“被赵丽颖点爆的簪花围,改变了蟳埔千年的营生,以前人们都跑过来买海鲜,现在全村人都在做簪花围生意。”

  爱拼才会赢,爱美也不分年龄。“青睐”团友挑选心仪的服饰、花朵,等待蟳埔阿婆把自己装扮起来。后来,头带簪花围的“青睐”团友聚集在村委会,与泉州市文旅局原非遗科科长、泉州非遗项目主要评委谢万智先生,还有蟳埔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晨,以及蟳埔村元老黄老先生等嘉宾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座谈。

  谢先生首先向大家介绍,泉州上古为闽越之地,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三个文化形态融合、碰撞,形成独特的闽南文化。大家戴的这个小小簪花围,也是本土文化跟域外文化的结合。什么时候开始有簪花?宋朝阿拉伯人当泉州市长,带来了奇花异草,在蟳埔云路村引入鲜花种植。传统的簪花风俗怎么形成的?蟳埔女的一生都离不开簪花,以前家里要办什么喜事,就要买花送亲戚朋友戴在手上,这个花送多送少是有讲究的。关系比较亲的,送花就要送多,关系比较远的就送少。每年正月二十九,在真武庙举行祭海仪式,吉日当天,蟳埔女戴上簪花,打扮一番,去参加巡香活动。“蟳埔女生活辛苦,但她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几枝花融入生活,这个习俗经过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传承几百年而不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女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传承人黄晨笑言,蟳埔女是海的女儿,蟳埔女服饰七分袖八分裤,以蓝色为主,“大裾衫”“宽筒裤”主要就是方便出海劳动,行走轻松,经久耐穿。“蟳埔女非常勤快,她们每天要去滩涂养海蛎,收海蛎,然后一个一个挖海蛎,挑出来。清早挑着担子去赶早。以前在菜市场,卖鱼的都是蟳埔阿姨,只要看到她头上有簪花围就放心,因为簪花围成了行走的商标,是她们诚信经营的标志。买牡蛎的人只要认准簪花围,就能买到质量上乘的海鲜。”

  作为作家、诗人,谢先生还分享了他写的闽南歌曲,海鸟做邻居,蚝壳做屋墙,屋脊翘到天,阿母的头顶竖簪花……歌中浓缩的蟳埔生活,透出浓浓乡情,听得人十分感动。如何围聚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在谢先生看来,祖先创造的好的生活状态,通过一辈辈传到当下,这些存活的非遗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是活态的文化,“要给它提供生产生活的条件,让它更好地生活。”文/本报记者李喆

  10月17日一早,“青睐”一行到达开元寺。大家对这个排名泉州22个遗产点首位、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声名远播、保存了众多古代建筑和文物的要素地充满期待。杨远彬直言,他从业15年以来,开元寺也是他超喜爱的点位,“讲三天也讲不完”。这样的热爱之情,在他三小时激情澎湃的输出中漫溢,尤其是他赋予每一处看点、每一个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紧紧抓住了每一只耳朵。

  “开元寺正名叫做泉州大开元万寿禅寺,它是密宗的配置,禅宗的CPU,这种互相兼容体现了泉州包容的一大特点。大家进门有没有注意到,天王殿的山门和天王殿是合二为一的,殿内梭柱上悬挂的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泉州耳熟能详的宣传语猫先生。这个对联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弘一大师所写。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与一般寺庙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它们怒目威严,被人诙谐叫做‘哼哈二将’。我们先去东塔,最后再看分布在整个寺庙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中国现存的三大戒坛之一甘露戒坛等C位建筑。”

  眺望浑厚古朴的东塔,杨远彬笑言,在泉州有句话讲,上一次东塔,下一次地宫,进一次藏经阁,堪称人生的三大目标。因为想要亲眼目睹这些被保护起来的宝藏文物,只能看缘分。开元寺的看点究竟是什么?他为大家总结出精髓“一棵树,两座塔,三座大殿,五方佛”。

  眼前这座东塔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这座一千多年的塔经过三生三世,最早是公元865年建的木制塔,1400年改为砖塔,又修建为石塔。经历三生三世,这个塔始终都保持了八角仿木榫卯结构。“用石头建造仿木结构,每一块石头打得极平整,要花费怎样的一番工夫?可以想象一下,运用在当时非常先进的建筑方式,改一座塔用了13年,古人的精湛技艺、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走近细看,塔身精美造型令人赞叹不已,“东塔塔内设有9层楼阁,藏有大量经书、文物,对研究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塔的每一层都有16幅雕像,按境界分,第一层是人天神将;第二是声闻层;第三层是缘觉层;第四层是菩萨层;第五层是雕刻得非常细致的各种佛像,展现了宋代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准。”

  东塔高达86.12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塔,为什么它能够历千余年扛住八级地震而不倒?杨远彬分析说,仿木结构的石塔,形成坚固的塔身,而且从力学角度讲,八个角是最抗震的角度。“大家看这个塔的每一层都呈收束状态,不仅基础打得牢,中间还加了‘缓冲关节’。而且塔的主要建筑材料是花岗岩,坚固耐用,再加上历史上多次修缮,保养得当,使它地震中保持稳定。”

  近距离观看,大家不禁被塔身浮雕中的“宋代中国漫画”深深吸引。塔身总共40部雕刻分六大类讲述了佛教的相关故事,杨远彬直言,“这些佛像和壁画,堪称独此一家。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塔有这么多故事可以讲。”从佛本生故事、阿育王皈依、比喻经故事……被杨远彬演绎得鲜明生动,体会到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民间文化的深度融合与独特魅力。

  边说边走,来到大雄宝殿,一眼望去,气势恢宏,极为震撼。大家跟随杨远彬细观慢看,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非常难得一见。他特别向大家介绍,大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是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大殿梁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十分罕见。同样24尊木雕飞天,也出现在甘露戒坛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之间,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大殿,来到拜庭。两旁参天古榕树形状奇特,有的枝繁叶茂,树干粗壮;有的树冠高耸,枝叶轻盈。仿佛知古博今的老人在诉说着寺庙内的历史,令人心生敬意。文/本报记者李喆

  惜别开元寺,来到泉州代表性遗产要素泉州府文庙。讲解嘉宾告诉大家,始建于唐代、形成于宋代的府文庙,是儒家祭祀场所和古代泉州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府文庙的建筑规模居东南七省文庙之冠,这样的高规制不仅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带来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同时这些社会精英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文庙出来,大家集体乘车奔赴苏庭玉故居,古代泉州规格最高的官宅,如今成为一处热门文创场所,流连其间,可以欣赏金仓绣制作,也可以吃着茶点,品茗休息。

  傅树明馆长亲自操刀,邀请来精彩的泉州高甲剧团表演。一阵热闹的唢呐响过,新排剧目《火云洞》开演了,一个泉州知府的公子哥出场了,台上“丑角”带着两个家童过桥闲逛,演员奔放活泼、又独具地方韵味的表演,自由诙谐、表情丰富,收获阵阵掌声。

  在演后谈环节,刚下飞机直奔现场的林团长和大家亲切互动。他首先介绍,高甲戏起初叫宋江戏,发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踩街。“高甲”这个词,来源于闽南语“戈甲”,因为早期多排练的是金戈铁甲戏。高甲戏吸收了京剧、昆曲,包括泉州木偶戏等多种戏曲形式,生、旦、净、末、丑都有。高甲戏的“丑”非常出名,有拐杖丑、傀儡丑猫先生、布袋戏丑、公子丑……丑得别有特色。

  “泉州每个县城都有高甲,比如晋州高甲、南安高甲,每个剧团都有自己的经典剧目。我们这个高甲戏剧团1951年成立,五十年代以前叫大众剧社。现在剧团有160多人,除了演员,还有自己的乐队、舞美、灯光。目前成熟剧目有290多个,比较出名的有《连升三级》《昭君出塞》等等。我们经常去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区交流演出,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高甲戏。”

  “高甲戏在泉州特别接地气,他们的生存空间非常大,尤其像农村家有喜事,都请高甲戏来热闹一番。我经常说,他们的戏不是演给人看的,是演给神和佛看的,因为农村的戏台都是在庙的对面搭建。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当代著名的艺术家蔡国强,原来就是这个剧团的舞美。”傅馆长站起来补充说道,令大家直呼“哇塞”,有人感叹,“难怪蔡国强很善于从广阔的艺术形式中寻找与现代思想相呼应的东西,不得不说,这些灵感和他在泉州的积淀,在泉州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大家还在意犹未尽,林团长抱歉地表示,他们还要开车赶往乡下,今晚为乡民演出。目送演员下场,大家报以掌声,更体会到贴近生活的高甲戏,真是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几天来,深入泉州行走,听了它的传奇故事,看到了它古老的容颜,触摸了它的一砖一墙。从此,泉州在大家心里,不再是历史书和宣传大片上的模样。文/本报记者李喆

  九日山位于泉州西郊外,距离市区大约7公里,保留着我国重要的海外交通史迹——祈风石刻。泉州之行的最后一天,“青睐”团员一早出发,20分钟后便到达这座满目苍翠的国家5A级风景区,九日山文化保护管理中心何春燕主任亲自接待了大家。在山脚下的展厅里,何主任依托史料,先向团员们解析了九日山祈风石刻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见证的来龙去脉。

  “祈风就是求风,是官方的祭祀活动。古代的海船都靠季风作为动力,冬天趁着北风出海,夏天趁着南风回来。那风来不来要靠神,神来不来要靠求,所以当时的祈风仪式是非常隆重的,要一年两次进行祈祷。官府之所以重视是因为这关系到税收,而百姓重视是因为出海的都是自己的亲人。”

  据何主任介绍,我国东南沿海产生过三代海神,而九日山下这位接受祈风祭祀的通远王就是第一代。他原名叫李元溥,本是四川的一名公务员,为躲避战乱来到福建南安北部的山区隐居。隐居期间他做了很多好事,奉茶、义诊,是一个有大爱的人。过世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就建了一座小小的山神庙供奉他。

  “这位山神为什么会来到我们沿海的丰州?那还要说到我们九日山的这座延福寺,它是整个闽南最早的一座佛教寺庙,始建于288年。唐朝大历年间修缮延福寺的时候,传说这位山神帮助运送木头,做了功德,所以就在延福寺旁边修了一个祠供奉他。”

  因为这里的人靠海为生,出海之前都会祈求他的保佑,而且非常灵验,慢慢这位海神的名气就大了起来。何主任笑着说,第一代海神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蔡襄主持修建洛阳桥,当时用来做桥墩的木头太重难以运输,听说这位海神非常灵,就来九日山下祈祷,最终利用海水的涨潮退潮解决了难题。蔡襄把这件事奏请了皇帝,皇帝就将“通远”“善利”“广福”等一系列封号赐给了这位海神。

  作为国家祭典,祈风仪式由当时泉州的太守率领众僚属以及番商(外国商人)参加,设祭坛,陈列羊、猪、酒等祭品,然后更衣上香,奏迎神曲,并宣读《祈风文》。典礼完成后,参与者要在供奉海神的延福寺饮宴,并登游九日山,最后将祈风仪式的经过镌刻于山中的巨石崖壁上,这就是祈风石刻。

  因为年代久远,祈风仪式的详细过程并不见诸文字记载,而最重要的《祈风文》,若不是南宋太守真德秀退休后收录在自己的著作里,也终将灰飞烟灭。

  从展厅出来,何主任带领会员们简单参观了延福寺,一睹第一代海神白须翁通远王的面容,之后便直奔西峰石崖。九日山有东西北三峰,祈风石刻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峰,均为花岗岩质地,非常坚硬。何主任介绍大家看的第一方石刻是九日山最年轻的一方——联合国石刻。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来九日山考察纪事石刻,本来他们计划停留半天到一天,最终停留了三天。他们很惊讶,整个石刻群坐落在乡野之中,既有保护,又融入当地乡民的生活,这是他们认为比较理想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就留下了这一方象征友谊和对话的石刻,也可以说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进行了一个官方认证。”

  30年后的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九日山祈风石刻”便是其中之一。

  九日山共有78方自北宋至清代的石刻,其中13方关于宋代海交及祈风,而明确记述祈风经过的有10方:最早的刻于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最晚的刻于1266年南宋咸淳二年。何主任形容这些石刻是对求风的一个忠实记录,时间、地点、参与官员姓名一清二楚,就好像当时的新闻简讯。

  大家跟随何主任来到西峰石刻群的最北端,在一方石刻前她驻足介绍,“这方石刻比较特别,里面有风又有雨。1258年的4月,海船乘着温暖的南风回来了。这里写道,来自莆田的方澄孙接圣旨代理泉州太守兼海关关长在四月十八日这天于延福寺举行祈风仪式。又提及当时干旱特别厉害,祈风的同时又求雨,结果供奉的瓜果鲜花刚刚摆放,蒙蒙细雨就下起来了,所以就把这件事镌刻在石头上记载下来。”

  接下来她又着重介绍了另两方石刻,其中一方记录的是:1183年的11月24日,船要出海了,泉州太守司马伋和南外中正司的首领、海关关长、武装部部长一起遵照以往惯例在广福王前祈风,仪式结束后四处走走看看,在怀古堂稍事休息,等待退潮时候乘小船返回泉州。这位司马伋不是别人,正是朝廷下诏指派给司马光的曾孙,两人并没有直系血缘关系,这在南宋之前是绝无仅有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

  在这方石刻的旁边,记录的是时隔60年之后的1243年夏天,船要回来了,太守颜颐仲率领幕属举行了祈风仪式,仪式结束后把贡品当场吃掉,叫作饮福,既是对神灵的尊重,也不浪费食物。何主任补充道:“‘饮福’的究竟是谁呢?是泉州的高级官员请番商吃饭,这也是我们重视商业、礼遇番商的一个做法。”

  经历了鼎盛的南宋时期,到了元代,九日山的石刻便不再出现关于祈风的记录了,官方的祭典从此转入民间。何主任解释,一方面是政权交替的原因;另一方面此地的泥沙淤积得非常厉害,河道也越来越窄,于是当时船只停泊的地方和贸易中心就转移到了顺济桥一带。而出海人祈求信风的第一代海神通远王,其地位也逐渐被后来的真武大帝和妈祖取代。

  有团员询问现在的九日山还会举办祈风仪式吗?何主任告诉大家,当地的祈风文化研究会每年都组织当地民众举行仿宋祈风仪式,也有一些社会团体进行相关演出,但都属于表演性质了。祈风石刻里多次出现的“修故事”早已不可考,但作为世界仅存的为往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舶祈求顺风的实物记载,不容置疑地承载了这段曾延续近百年的文化盛典。

  离开九日山,“青睐”团员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接下来的两个遗产点——江口码头遗址和线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大巴车停靠在城东南丰泽区的丰海路路边,一条宽阔的河道展现在眼前,但由于正处在退潮期,水量并不大。团员们跟随丰泽区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苏素云,来到岸边竖有“江口码头”和“文兴码头”的文保石碑前。

  “眼前的这条河,就是我们泉州城的母亲河晋江。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晋江的一个出海口。江口码头其实是一组系列码头的统称,历史上沿晋江江岸有七座这种码头。现在能够保存下来、看得到的只剩两座,一座就是我们脚下的文兴码头,还有一座距离这里1.5公里,叫美山码头。”

  苏主任进一步介绍,这里在宋代是城郊重要的内港法石港,2003年修建丰海路时,对法石港内的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进行了保护性的考古挖掘。考古人员在码头的基底座发现了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层位叠加,证明了两座码头从宋代开始到20世纪初,一直延续着它们的使用功能。

  她指着一段伸向河滩、由长石条铺成的斜坡状台阶说:“这就是当时码头的一个残段,整个码头实际上一直要延伸到北边真武庙那里。它的坡度和基底座相对比较平缓,适合体量比较小的船舶停靠。而美山码头是两层,基底座明显高很多,而且有不同的平台,方便货物搬运,适合吨位比较大的船只。”

  现存的文兴码头南北长30米左右,宽约3.5米,有人询问为什么这么窄?苏主任解释:以前的船只不是侧边停靠,而是船头停靠,因为货物多的时候侧边停靠容易造成侧翻。船头停靠好以后,再搭上架子,货物跟人员就可以通过架子进入岸上。

  这一片江海交汇之地,自古至今没有任何耕地,当地老百姓以海边的作业和生产为生。而江口码头之所以属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载体,还是源于其强大的内港转运功能,溯晋江而上的中外船舶在这里装卸吞吐、通商贸易,它与作为外港的石狮,共同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备的海上贸易运输转运系统。文/本报记者颜菁

  与文兴码头遗址相隔两公里的真武庙依山面江,虽然建筑面积只有350平方米,但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性古迹遗址。站在四柱三间、重檐歇山顶样式的山门前,苏主任告诉大家,真武庙始建于北宋的乾德五年,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里供奉的主神玄天上帝,也叫真武大帝,是道教中仅次于玉皇大帝的亚帝,也是泉州的第二代海神。因此真武庙也是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场所,主政泉州两任太守的真德秀在自己的文集里就收录了多篇关于真武庙祭海的祝文,它与九日山祈风石刻、天后宫共同展现出古代泉州地区悠久的航海传统和海神信仰体系。

  苏主任说,海神信仰的沿袭和传承,与晋江水位的变化有很重要的关系。“以前的晋江不像现在的这么窄,大船一直可以行驶到九日山,所以那里会有大量的祈风石刻。随着晋江水位的变化和河床的淤塞,慢慢地船舶就停靠到刚才我们看到的江口码头这一带了。”

  穿过山门、登上依山而建的石阶,团员们一路来到一块刻有“吞海”二字的石碑前。石碑立于一块巨大的形如龟背的岩石上,是嘉靖年间晋江县令韩岳登临真武庙时所书。苏主任笑说:“吞海两个字体现的也是我们闽南人的一种文化自信,爱拼敢赢的精神。同时也寄托了我们渔帮子弟希望真武大帝能够护佑平安、吞纳大海当中一切风险的心愿。”她指着这块巨石让大家细看,“这是一块自然留存的礁石,上面还有海水冲刷的痕迹,说明从前海水的高潮位可以到达这里,那么码头就是到停车场的位置,可见当时整个文兴码头有多大。”

  位于石头山上的真武庙曾经是此地的一个制高点,对于进港的商客来说,无疑起到航标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召唤。虽然真武大帝作为北方位的主神,在北方供养居多,但在五行当中,北方又属水位,水对东南的海洋文明来说当然至关重要,两相结合就形成了泉州地区第二代海神信仰,并逐渐获得了深厚的神位崇拜。

  真武大帝最早是龟蛇缠绕的一个星宿神,后来演变为动物神,到了宋代,为了便于信众朝拜,才将它人格化。站在真武庙的主殿中,除了看到主尊真武大帝神像,两侧还有观音菩萨、北斗星君、南斗星君、王爷、苏夫人姑等民间信俗的供养,真可谓一派融融。苏主任笑着向大家解释:“我们泉州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又叫众神办事处,自古以来这里老百姓的态度就是: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你能保佑我,我就拜。你可以说带有部分的功利性,但泉州也确实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从不排外。”

  苏主任还向团员们揭示了真武庙位列世界文化遗产点最重要的一个文物支撑——真武大帝塑像基座上保存的“承信郎□光觉奉舍”字样,但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基座并不对外公开展示。“文献记载宋代对招徕外国商人做出巨大经济贡献的人员,授予承信郎的官阶。这行字也说明整座庙宇的木结构建筑,可能在不同的朝代都经过修葺,发生了变化,但神像的基底座没有变,从有宋以来一直在这个地方,历经了千年。”

  承信郎官阶的出现,可见宋代政府对海洋贸易的鼓励和支持,而祭海仪式同样是这一理念的表现。作为讨海人的精神支撑,真武大帝在护佑海洋航行平安的同时,更于无形中被赋予了招商大使的职能。文/本报记者颜菁

  到苏州要听评弹,到泉州必听南音。泉州非遗之行的最后一个夜晚,就留给了南音。一杯清茶,一曲南音,偷得浮生半日闲。红砖古厝,市井巷陌,南音会馆就隐身在晋江五店市状元街里,隔壁就是一间古厝风星巴克咖啡,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在这里融洽共生。

  半开放式的南音会馆,此时已转变为一个小型演出场所,待到“青睐”团员们一一入座,聆听了一小段南音演奏后,泉州南音乐团的团长陈铭伟便先为“青睐”团员们介绍起南音的一些基本情况。“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2009年就列入了世界级非遗名录。南音由‘大谱’‘散曲’和‘套指’三大部分组成,‘套指’实际上就是套曲,每一套套曲的演奏时间大概在40分钟,一般由3到5个曲目组成。目前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统谋老师整理出来的散曲,共有1600多首。但据苏老师说,这些也只是南音的三分之一而已,散曲的总数大概在5000多首。再一个就是‘谱’,没有任何文字的谱。南音有自己独特的一个记谱方式,叫工X谱,跟工尺谱是不一样的。工尺谱很多运用在道教音乐上,比如说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包括昆曲也用工尺谱,工尺谱很多是用七声的,南音只有五声,采用五声音阶去演奏演唱。”

  南音更具特色的是乐器,历史悠久、难得一见的乐器不止一种。“平时大家看到的琵琶是竖抱的,南音的琵琶是横抱的。横抱琵琶我们现在只能在敦煌壁画,或是一些古画,比如《韩熙载夜宴图》等地方看到,唯一现在实用的就只有南音。然后,我们有最古老的节奏型乐器——拍板,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指挥型的乐器,现在唯一留存的也只有在南音当中。琵琶大师刘德海老师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民族管弦乐当中还有保留这个拍板,但后来就没有了。《汉书》里面说,‘发皆中节,执节者歌,执节者居中。’说的是拍板每一次发出的声音都在节拍点上,拿着这个乐器的人要站在整个乐队当中。”

  讲完拍板,陈团长继续娓娓道来,“日本有一款很著名的乐器尺八,约56到58厘米,跟我们的洞箫非常相似。日本的尺八乐团认为,尺八的根源在中国,大概是由遣唐史带到日本的。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尺八乐团来泉州寻根。之后每年我们有南音的活动,他们都来参加。我们的二弦,等一下大家可以看到就像二胡一样的乐器,可以追溯到宋代,又叫奚琴。音乐学家曾经认为这个乐器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因为古籍上有记载但是一直找不到,后来在南音当中看到,他们觉得非常惊讶。我们做文化交流的时候,在韩国的雅乐当中看到了一把琴,跟我们的二弦很相似,一问之下,音译过来的名称大概也是叫奚琴。”

  除此之外,南音还有最为古老的打击乐器。“今年春晚有个节目叫《百鸟归巢》,就有这个乐器,现在叫四宝,以前叫四块,其实就四个竹片。在日本正仓院博物馆同样也有这样一个东西,叫四片竹。”说到此处,陈团长请上来一位演员,为大家演示四宝的演奏方法。四块竹片独立分开,可以一手两块,可以单手敲击,也可以共击。“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控制,是由大臂的力量传递到小臂,让它振动发出均匀声,可强可弱,全靠演奏者的控制。比较有难度的一个叫摇指,可以根据乐曲的情绪需要进行即兴的一个演奏。”最后,陈团长拿出一个小锣,介绍道,“我们还有全世界最小的锣,叫做响盏。小到我们手拿不住,需要一个小筐给它装起来,直径就是5到7厘米。”

  那么,为什么说南音是中国音乐史“活化石”?陈铭伟团长表示,“著名音乐学家田青老师说过,判断一个乐种是不是古老,有三个标准:一个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南音的横抱琵琶、二弦、洞箫,几乎每一件乐器别的乐种都没有。再来,有没有独特的记谱方式?有古琴有减字谱,南音有工X谱。还有,有没有独立的乐神崇拜?有,每一个南音馆阁里面都会供奉一个乐神,我们叫郎君爷,就是五代最后一个国君孟昶。三个条件我们都满足,所以南音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而且,南音是闽南戏曲的母体音乐,包括梨园戏、打城戏、高甲戏、木偶戏等,这些戏种的唱腔本体都是南音,离开南音基本演不了。”

  如今,南音演唱使用的是闽南话,据语言学家考证,闽南语发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叫作古河洛话,是古代中国的官方语言。“用闽南语来唱南音,没有任何违和感。我们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诗词扮演着很重要的一个角色。那如果用闽南语去吟诵诗词,它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陈团长说着,便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为大家现场朗诵了《静夜思》,两种语言皆是合辙押韵,相比之下,闽南语版抑扬顿挫,更俱古风猫先生。

  当天最让大家欣喜不已的,是南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诗咏老师也来到了现场。苏老师从15岁就进入了南音乐团,近几年也一直在做南音方面的传承教学,今年已经78岁,还经常到村里去教南音。“苏老师年轻时已经是非常著名的南音演唱家,也是最早录制南音唱片的一批人。南音跟古琴一样,都是一种取悦自己,取悦彼此小范围的音乐。比如说一首曲目,演唱者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唱十四五分钟,甚至可以唱到十七八分钟,可以说,这是一种随心所欲的音乐。当然不是改词,而是完全依托唱功。这种随心所欲就是关乎于当时的气场,当时的环境,当时的心境。”陈团长为南音做了一个简单梳理之后,便由苏诗咏老师持板执拍,带领南音乐团的几位姑娘,为团员们现场演奏了四大名谱之一的《梅花操》的精华选段。

  琴音袅袅,曲折婉转,颇有唐代遗风,梅花傲立霜雪,冰雪消融,万花竞放,宛若一幅幅丹青水墨,跃然眼前。围绕苏老师而坐的,分别是南音的“上四管”乐器,琵琶、三弦、洞箫和二弦;此外,响盏、木鱼小叫、四宝、双铃等小乐器叫做“下四管”。如果上四管、下四管齐备,就算是特别正式的演出了。

  欣赏过“谱”,南音乐团分别为大家带来了以闽南语演唱的散曲《春光明媚》和新编《静夜思》,尽管团员们都听不懂闽南话,却并不妨碍欣赏南音之美,也完全能感受到音乐之中的情绪变化。倘若闭上双眼,更是感觉在南音的带领下远离喧嚣,仿佛一场心灵按摩。

  当天为大家演唱的,是位女性演员,苏老师介绍说,“最早南音都是男的唱,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女的在学唱,在旧社会女的不让唱。”在没有申报世遗之前,南音多出现在民间,特别是红白事的场合,“我们小时候就感觉说这是挺下里巴人的一个音乐,后面了解之后,才发现南音有大美,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陈团长说着,还跟大家分享了《只恐畏》中的几句词举例,“只恐谓,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寒鸦归阵,雀鸟投林。”“又恐谓,别言难尽,叨叨絮絮。从此去,人居两地,月共一轮,两处相思,一样伤悲……”如此美好的辞藻描写临别场景,表达情愫,可见南音的文学高度。

  最后,陈团长饱含深情地表示:“我们一直觉得,诗词她温柔了岁月,南音她浸润了时光。南音的历史太久太久了,一直以来都是明珠蒙尘的一个状态。2018年的时候,我们到中央音乐学院去做一个专场演出,是唯一代表汉族音乐去参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活动的,但很多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都不知道南音是什么。所以,还是我们自身做得不够好,没有把故事讲好,没有告诉大家什么是南音,南音是什么?所以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这一代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

  明月当空,晚风习习,古音悠然,“青睐”泉州非遗文化之旅在袅袅南音中结束了,团员们意犹未尽,还围着苏老师和陈团长探讨请教,热聊不已。画面或许可以定格刹那间的欢声笑语,笔墨却难以记录旅程中每个人心中的震撼与感动,所幸,“青睐”步履不停,美好仍在持续发生。